新闻中心

创新、诚信、务实、高效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龙安路371号

英文

0591-83321781

企业新闻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机器人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admin 阅读:
大家应该还记得今年3月机器人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后引起的广泛讨论,再一次把机器人发展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那么,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短板?规划将为产业带来哪些变化?相关部委负责人及专家予以解答。
 
  迅猛增长前景广阔
 
  “受相关政策扶持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这样评价。
 
  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销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6%,占全球销量的1/4,机器人密度由5年前的11增加到36。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
 
  在行业蒸蒸日上之时,一些变化也初步凸显。
 
  “机器人行业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点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说,“机器人已不仅仅是工业机械手,而正在由机器向‘人’转变———逐步期待有人的形状、智慧、灵巧性等。”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指出,“未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将并重发展”。与用于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主要针对诸如养老、助残等社会问题。
 
  兴旺背后难掩“短板”
 
  现实的需求呼吁机器人产业的腾飞;然而,核心技术空心化、核心部件进口化、主流市场边缘化、生产装配低端化等风险却困扰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曲道奎指出,目前“机器人的大脑———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核心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器、高精度减速器等大部分依靠进口,事实上,这部分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60%到70%;同时,绝大部分市场都被国外垄断。”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也指出,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隐忧。“初步统计,我国目前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中度很低;本土企业高端品牌机器人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外国品牌占据了市场的85%。”
 
  更让曲道奎担忧的是,当社会需求由传统机器人向现代机器人转变时,“传统的‘短板’可能还没有补上,却又面临新的挑战”。
 
  “一旦我国在新一代机器人竞争中赶不上或者方向错了,未来我们就会被落下许多年。”
 
  规划开出“营养餐谱”
 
  正是为了改变行业目前面临的“短板”,规划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两突破三提升”的目标——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大幅度提升。“这是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开出的有针对性的‘营养餐谱’。”宋晓刚说。
 
  “过去的规划更多是集中到某种产品,这一次规划的是机器人的‘族谱’。”曲道奎认为,规划中的一大亮点是要求各种优势的企业资源结合起来,重点培育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李东表示,最近工信部正在加快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机器人行业培育单项冠军的需求更为突出;同时,集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旨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的机器人行业协会也在抓紧成立。“这些国家级的平台和机构正是保证下一步机器人由技术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辛国斌指出,按照规划要求,未来政府部门将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加强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器人企业直接融资和并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机器人专业学科建设,加大机器人职业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022©版权所? 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0660号 

电话:0591-83321781

企业亮照验证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