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创新、诚信、务实、高效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龙安路371号

英文

0591-83321781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解读中国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与智能工厂
来源:admin 阅读:
 OFweek机器人网讯:最近一年多来,大家都在谈论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谈工业4.0,谈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一场新的革命开始了!今天什么东西都在谈论“智能化”,例如智能手机,现在智能手机几乎你想不到的东西都能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车联网、智能汽车不断的出来。我们每个企业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期,对我们企业既是很大的挑战,也是很重要的机会。如果这一轮机会不抓住,我们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会永远处于跟随的角色。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这样一个严峻的挑战和机会,来迎接和拥抱这次变革。
  我讲几个问题:一是中国工业的喜与忧。谈一谈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要介绍一下什么样的企业才叫智能工厂,我们要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建设智能工厂。面对这样一场革命,我们的企业应该怎么样制定策略来面对这样的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36年,中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全球制造第一大国,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500种产品当中,中国220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钢铁、煤碳占世界产量的一般,水泥占到世界产量的60%,化纤、造船、汽车、家电等等全球产量第一。再加上我们的载人航天、探月、深潜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是非常可喜的,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中国工业存在很多矛盾,首先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们的关键设备、核心和关键技术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品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全中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但我们自主品牌车所占比例不高。现在推进两化融合,但是我们的信息技术装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在国际上还是占有主导地位,我们处于价值链低端。在全球产业链分布当中,我们处于低端位置,这个价值链的高端是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这个高端被国外控制。
  苹果公司一个零件没造,它拿走了整个苹果利润的60%,我们辛辛苦苦的组装苹果手机,每台手机赚到了一个苹果的钱,这说明我们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人家轻轻松松的把大钱赚走了。环境自然难以支持,中国的粗钢、水泥、煤碳世界产量第一,但是这些产量只占我们GDP的9.5%。我们的能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国际,如果我们不改变这样一种工业发展的进程,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
  过去GDP的发展靠投资、消费,在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上不匹配。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业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十一五”期间投资年增长25.5%,2014年国民资产投资42.7万亿,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0.4%,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局面。过度的投资只会造成我们产能过剩,发展风险增加,对外贸依赖的程度很高,大概在50%-60%,这让我们受到了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另外,产业布局也有待优化。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产品成本不断上升,随着我们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燃料动力这些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削弱了,亟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管理模式、流程、制度,由于受到四十几年计划的影响,我们在面向市场的方面改变了。我们的采购、销售模式与过去计划经济完全改变了,但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制度,与我们信息工业化是很不匹配的。我走了若干个工厂,我们发现企业很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是陈旧的,与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发展是不匹配的。
  我们提倡了这么多年的两化融合,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两化融合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直参加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的制定,以及现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根据前面两化融合几万家企业评估下来来看,我们的两化融合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占百分之三十几,处于当下应用的百分之三十几,真正走到综合集成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企业,真正能够到集成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走向智能制造的企业还寥寥无几。
  所以,我们企业在设计智能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制造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新一轮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欧盟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也刚刚发布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中谈到了互联网+协同制造。我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展开所有这些内容,但是所有这些最后的方向对于制造业来讲是要走向智能制造,这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准备用30年时间,分三步走。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我们要从现在的制造大国走向强国之列,到2035年,我们要从制造强国向制造制造大国转变,到2045年,我们要成为世界强国,我们要主导制造业,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在正在制定一系列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蓝皮书,以及一系列指导意见。突出的重点是什么呢?“互联网+”。各行各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走向智能制造。关键是要实现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出了五个核心关键任务。
  五大工程:要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要工业长期,这与德国工业4.0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不是德国所处的阶段,所以我们要补课,要补德国工业的课,所以我们强调要工业长期。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四个基础,强调基础建设。
  另外,强调绿色发展,要发展高端的制造工程。也提出了十个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性能的医疗装备,农民机械装备。以上是重点的十大领域。
  另外,提出了效率的指标。要求我们要完成这样一个变革,20年3万亿美元的GDP增长,企业效率提高20%,成本降低20%,节能减排10%,这是平均的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厂会有很大的区别。以上是解读中国制造2025。
  刚刚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目标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互联网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基本形成。到2018年这是很近很近的,只有三年时间,我们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互联网+新的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要成为经济社会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个目标提的非常高,时间也非常紧迫。提出了11项重点任务,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移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
  大家看到,“互联网+”行动计划,它的覆盖面比中国制造2025年的范围更加广泛,中国制造2025完全是针对制造业来规划的。但是“互联网+”行动计划覆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里面特别提出了关于我们今天的主题——“互联网+协同制造”。关于这方面有这样的描述: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的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接下来在讲智能工厂时,我会讲到什么叫协同制造,具备什么样条件才叫协同制造?
  现在各种概念都出来了:中国制造2025、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智能制造,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中国工程院的院长周济(音)对前三者说了一段话,说:中国制造2025年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让制造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他将这三者的关系做了一个阐述,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又提出了一个“互联网+”,“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的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和提升组织变革,提升世界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所以这几者之间并没有矛盾,是相互支持的,不会一个概念代替另外一个概念。
  刚才我们讲了,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或者我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也好,最后的指向就是我们的制造业要走向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下面我要讲一讲什么样的一个企业才算是智能工厂?
  首先,智能制造在国际上有这样的一个定义。是一种以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当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通过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部分的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活动当中的脑力劳动。它对制造业自动化的概念进行了更新,扩大到了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的集成化。
  下面这句话我很难同意,他说: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的决策核心,人机系统向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这句话,至少我很难接受,一切都是我们人造出来的,人永远要主宰这个世界,我们不能让机器人来管我们。
  一个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才称得上智能制造?至少有五点:人机一体化,虚拟现实,具有自组织和超融性的能力,具有学习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有自律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进行解读,什么叫自律能力?
  一个机器,一个设备要能够自律,首先它一定要能够感知,感知和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判断来规划自身的行为和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个性,甚至相互之间能够协调、运行、竞争,要有自律的能力,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能够跟随环境的变化自己作出决策来调整行动。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度和记忆支持的模型为基础,它才可能具有自律能力。
 智能制造系统不单纯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而是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它不仅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而且具有灵感。它能够独立地承担起分析、判断、决策的任务。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在智能机器的配合下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人的潜力,使人机之间表现出一种平等共事、互相理解、互相协作的关系。因此,在智能制造系统当中,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将发挥更好的作用。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能真正的集成在一起,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永远是人机一体化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浙江、江苏、广东都提出了机器换人,由于劳动力紧张,招工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他们提出了机器换人。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来补贴企业,如果你实施机器换人,政府补贴30%。这样做之后发现,引进一些装备机器人来之后会操作了,他要的人的素质完全变了。原来是普通劳动者,农民工经过训练就可以做了,机器人来之后,人反而不适应了。具有编程的人要让机器人为你服务,要维护机器人,人跟不上了。所以我们在装备不断改进的同时,其实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对人的要求也都发生了变化。
  虚拟现实,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也是实现高水平的人机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融合信号处理、动画技术、智能推理、预测、反真多媒体技术为一体,借助多种音像和传感器,虚拟展示现实生活当中各种过程、部件,因而能够模拟制造过程和未来的产品。从感官和视觉上给人获得完全如真实的感受,它的特点是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意念来变化,这种人机结合的新一代的智能界面是智能制造的显着特征。
  我记得我去唐山客车厂去参观,唐山客车厂有一个虚拟现实实验室,坐在虚拟现实实验室里是什么场景呢?他们是做动车的,到虚拟现实实验室里戴上一个3D眼镜参观和浏览动车。感觉好像走到动车的旁边,走进动车里面看动车的内室、沙发、座椅、卫生间,好像带你去里面浏览一样。让我们客户在没买你的车,没坐你的车前,首先虚拟现实进行模拟了一下场景。
  我们搞自动化工厂,物流自动化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我给你设计一条生产线,这个生产线未来是什么样的,机器是怎么样的动作?我可以通过我的设计,通过虚拟现实给你展示出来,机器还没出来,但我可以给你提供未来整个生产线是什么样的,机器装备是怎么样的动作,物流是如何搬运的活动都可以让你事先看到。我们面对虚拟现实来讨论这个方案,你认为哪个地方还不合适需要改进?
  自组织和超融性,在智能制造系统当中,各组成单元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自行的组成一种结构,它的容性不仅表现在运行方式,而且表现在结构形式上,所以称这种融性叫超融性。就好像一群人类专家组成的群体,它具有一种生物的特征。根据环境的变化,它可以有自组织的能力。
  学习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智能制造系统里能够在实践当中不断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能力。在运行当中能进行故障诊断,并对故障进行排除,自行恢复能力。这种特征是智能制造系统能够自我优化,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作为智能制造,应具有这样的特征。
  什么样的工厂叫智能工厂呢?在国外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对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提出来一个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有三部分组成: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所谓商业智能就是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智能预测来提供企业综合经营决策信息。运营智能,整个产供销价值链、供应链要进行优化、控制、预警,实施绩效应急指挥,这是运营智能。操作职能,流程工业的底层装备、自动化程度一般都是很高的,它通过传感分析、先进控制、实时优化、动态模拟等实现底层操作。在流程工业里,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在座大部分工厂离散制造还是多数,离散制造与智能制造相比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是我建议的对于弥散离散制造智能工厂的框架,这个框架的基础设施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就是由物联网和服务网络组成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来实现整个企业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实现我们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互通互联。未来所有东西都要互联,现在在提IPV6,这个地址比现在互联网的地址扩大了6倍,将来每个物件,每个设备都会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地址,所有东西都是连接起来的。能够实现所谓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的任意集成,靠的就是信息互联模式。
在这样的系统之上,我们来构建底层的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经营系统、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决策。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来支持我们这样一个复杂的运营体系。在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智能调度的指挥下,由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控制、智能感知构成底层的智能制造系统。
  另外,智能经营。我们仍然要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优化、计划、调度。我们也要实现职能设计,要很好的利用协同设计、CAD、CAE、CAM、CAPD技术,通过设计的知识库,专家系统来建立智能设计,另我们的产品智能化。在企业要建立智能决策的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库、外部资源实现商业智能,通过大数据来分析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客户,我们装备的运行状况。我想对于离散制造业应由这几部分构成智能工厂的框架。
  首先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有人现在反对叫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他们认为还是要叫赛博物理系统,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他把信息理解成最原始的0101这样一种代号,其实我们中国已经把信息、信息化融合赋予了很深刻的含义,所以我还是愿意叫它信息物理。
  什么叫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呢?是通过物联网、服务网将制造业的设备、组织、人互通互联,集成计算机通信系统、感知系统为一体,实现对物理世界安全、可靠、实时、协同感知和控制。对物理世界要实现感知、连接、支持、控制。比较典型的例子,GE公司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航空发动机。过去的航空发动机就有在线远程监控能力,对航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但是过去由于受到数据的限制,它只监测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两个瞬间,它不对发动机整个过程进行监测。现在要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的整个飞行过程,只要它运转就要进行记录、分析,通过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分析,不断自维护、自修正,二是为用户提供什么时候零件要更换了,什么时候要保养,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维护,不断进行提示。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航空的误点率。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拎着行李到机场坐飞机了,报告说发动机故障,今天走不了了。它通过工业互联网来实现这样的监控后,大大提高对发动机的监测能力,降低航空公司因发动机造成飞机的晚点率。
  产品设计智能,现在CAD应用非常广泛,我相信在座的所有工厂,您的图纸都是用CAD做的。但这些技术深入应用方面还存在问题,怎么样将CAD、CAB、CABB、PDM、PIMM技术要在设计的知识库,专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在虚拟环境下设计出数字化样机。对其结构、性能、功能进行模拟反馈,优化设计。实验验证,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研发周期,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好,大部分工厂只限于电脑出图,但是你是数字化样机吗?你可以进行虚拟样机的反正吗?刚才我们说虚拟现实,机器设计出来后得可能转起来。有没有干涉、有没有碰撞,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在设计时就能够预见到,屏蔽掉,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
  另外,我们最基本设计的标准化、细节化、模块化,对设计的知识库,专家系统的建立还非常模糊。我们设计了很多经验、知识,还在很多老工程师的脑子里,没有变成企业的知识。让我们年轻的工程师上来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掌握这些有用的知识,这方面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怎么样在工业知识库的支持下进行工艺设计,工艺过程的模拟反正,来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的设计、设计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所说的要创新设计,如果你走不到这一步,你的设计很难创新,我们只能反制。你要自主创新,必须要深刻的掌握这套技术和系统。
  智能产品现在太多了,不断的推出的智能产品,什么样的产品才叫智能产品?刚才我们说产品要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的功能,具有信息的储存、传感、无限通信的功能。要介入物联网,要实行远程监控、远程服务,它是先进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的融合。一台普通的数控机床不是智能机床,普通数控机床根据我们编制的程序,指挥刀锯主轴的转速,指挥刀锯走出一个轨迹,加工出我们所要的零件,这是数字化,数控,并不是智能。
  什么叫智能呢?智能机床能够感知切割的变革,来发现是刀具磨损了还是材料毛坯过硬了。能感知机床主轴会对加工进度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能感知机床的振动,怎么调整主轴的转速来避开振动。一定要有很多的感知、反馈,通过专家系统的分析,并对动作进行自我的调整,一种自律的能力,这才叫智能加工。一个普通的机器人,人工编程让它实现一个动作,从这个地方抓起一个零件转到什么角度放到另外的设备上、装上去,这是一个数字化动作。智能机器不行,智能机器一定要感知运动过程环境里有没有障碍物,如果没有感知的能力,在运动空间里有障碍物就不会发现。智能机器人应该有感知、视觉、听觉,它能感知一些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变化采取决策。比如它从这里过去碰到一个东西,一是停止,一是绕道,要进行采取决策。
  现在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上路在试跑,连方向盘都没有,无人驾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有多复杂,汽车在行驶过程当中产生的事故是在秒级发生的,它要在告诉行驶中对环境作出快速的判断和决策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现在的报道会看到很多不同智能产品的出现,智能家电,很多智能产品在不断的涌现。
  智能经营,我们要在物联网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整个价值链上,从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智能制造、出产物流、生产物流全过程进行协同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真正做到什么时候要什么零件才买什么,什么时候该制造什么,做到准时化,向零库存挑战。来大幅度缩短供应链的响应时间,未来的制造都是个性化定制,这个产品和那个产品是有区别的。每个不同产品的不同需求,要快速的反映到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能够做出快速的响应。对任何客户需求的变动,设计的变更,在整个供应链过程当中能够快速传递,快速响应。
  另外,制造服务全过程的管理,要着眼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用户需求、设计、外观、产品租赁、售后服务直至回收再利用,要对全过程实施管理和服务。我们现在提倡制造业向制造服务转型,有人把服务智能单独提出来,这也是很好的范例。未来我们的企业要向制造服务转型,我们可以把服务单独拿出来做服务智能化。
  在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环境下对上述全流程过程当中产生的契约、协议、交易、法律、金融的支持,有一整套的法律协议交易的支持。没有法律的支持,很多事情是办不到的,假如今天生产无人驾驶汽车,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持,这个车绝对不敢上路。撞了人是谁的责任?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提倡互联网金融,这个业务发展很快。银行提供互联网金融,以你的物流作为抵押,你跟供应商签了合同,你的销售合同在他的手里,他知道你这样能够运行,银行可以替你给供应商付钱。你有1亿的流动资金可以做2亿、3亿的营运。全价值链上资源的优化利用、意外的处治、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绿色环保等一系列保证措施,整个智能制造、智能工厂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千万不要把智能制造理解成几个机器人,几家生产线。
  过去我们一谈智能制造,就想到光去谈设备,去搞机器人,物流自动传输,这不是智能制造的完整概念。我们使用智能装备、智能物流制造这些系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控制,智能调度、生产,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质量的管理,设计与绩效管理,对生产、设备、质量的异常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集成。实现制造执行与运营管理、研发设计、智能装备的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管控一体化,这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首先是装备的智能,装备不智能,组成的线也不是智能生产线。国务院刚刚发布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对我们制造业提出了“互联网+”协同制造。所以我在这里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协同制造?
  协同制造,国际上的定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其跨工业链间的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合作。最终通过改变业务经营模式与方式,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认为这是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它是敏捷制造、协同商务、智能制造、人制造的和谐内容。他们强调企业间的这种协同,协同制造是基于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前期化制造的模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通过互联网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从传统的创新式工作方式转变成并行的工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我们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面向工艺的设计,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供应商参与设计,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可制造性,成本的可控性。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这是国际上对于协同制造的定义。
  协同制造的总体框架,首先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的支持下,我们要构建一个协同平台。在这个协同平台上主要有几个内容,一是协同设计,一是协同供应链,协同生产、协同服务。现在国内几个大企业为了吸收全世界的设计人才,他们收购了国外的一些设计公司,有欧洲、美国、中国的,大家在一个协同设计的环境下进行产品设计,共同交换设计的信息。比如设计一个发动机,我可能请美国设计一个汽车电子,我来做总体设计,若干供应商做部件设计,大家在一个协同平台下,共享设计资源,来互相讨论、沟通,协调设计的进度进行协同设计。
  协同供应链,通过互联网,通过企业信息将我们的需求在互联网上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给我们的供应商,供应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任何客户需求的变化,快速在供应链上得到响应,能够以最小的库存,最准时的供货来满足生产要求,这就是协同生产。我的产品是很多工厂做的,一个工厂有好多车间,甚至是好多工厂一起合作来做这个产品。我要协同这几个工厂和几个车间之间,他们的进度、计划要进行协同。
  服务协同,我们的产品销到全中国、全世界,那么大的领域,怎么样实现快速响应?要进行协同服务。这一切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们共同实现。所以为什么在制造业中特别掀起了一个“协同制造”的题目,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协同是强调企业之间的工作模式。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实现这样的功能。协同制造将我们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变成并行工作方式,我在这里画了一张图,过去一个客户需求来了,我们进行产品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生产准备、物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这是我们过去的工作方式,现在怎么样呢?我们要把它变成一个同心圆,把所有这些并行方式在协同平台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原来串行作业方式变成一个同心圆。任何客户需求或者需求的变化,能够快速的在各个环节里得到响应。
  智能决策,在智能工厂环境下,将大量的数据、知识,商业智能是对这些信息搜集、管理、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使企业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促使他们对企业作出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一般是由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组成的,来提高决策的意见性和准确性,这是商业智能。
  对于工厂来讲,怎样把企业内部的产供销、人才这些数据,首先是结构化数字,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展现给各级管理人员。第二步,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的问题。今天的企业处在社会环境下,我们面临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市场占有大量的数字,我们要了解客户的需求,要从各个不同的媒体,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进行大量结构的分析,那时采取的供给和方法与现在不同,与我们访问数据库也不一样。现在有大数据的处理工具,它们的数据处理方式完全变了,与我们过去一条条读数据库进行分析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概念,你要运用这些大数据的技术来进行决策。
  刚才我介绍了假如你要有智能工厂要做什么,具备这些,你的工厂才叫智能工厂。我们提到了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管理智能、制造智能、经营决策智能,我们可以把服务单独列出来,叫服务智能。这么多东西要做,我们怎么办?中国制造2025年,30年,企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套对策。
  我认为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智能制造首先要做总体规划。现在企业都在做“十三五”战略规划,我们希望在抓住“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过程当中,抓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条主线,围绕着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生产制造服务,全价值链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来进行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划。分期、分批来推进智能制造,不可能三两年你的工厂就完全变成智能化的工厂。因为需要大量的投资、人力、物力及各方面的配合,你就一定要做好规划,分布实施。
  在企业里,为了实现两化的深度融合,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围绕着企业的组织、业务流程、技术、数据四要素,建立两化融合的从策划、实施、评价、持续改进整套管理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来保障两化融合能够顺利进行。
  智能制造也要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不能是今天推行智能制造了就花几亿,购买机器人,购买数控机床,彻底改造生产装备。你需要好好规划企业到底怎样发展?现在的瓶颈是什么?首先要解决最关键的瓶颈问题,刚才说的智能制造那些单元,并不是说没有智能制造装备就不能制造出智能产品,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智能产品是主要矛盾,你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你需要把你的产品智能化。你可以先搞智能产品,智能产品不见得非得要有智能装备才能造出智能产品,没有必然的关系。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企业的主要矛盾,当你做一件事情时,仍然要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
  我们过去有很深刻的教训,这个企业为了盲目的追求自动化花了几亿引进设备,引进国外装备,从此背上了庞大的债务,让企业一蹶不振。一定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积极的面对,但一定要分步做,分期实现,一定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职工的联系。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加强工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创新性的文化和环境,造就一批以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要提早安排、提早部署,为我们走向智能制造做好准备。
  (本文根据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委员会专家蒋明炜在淄博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022©版权所? 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0660号 

电话:0591-83321781

企业亮照验证电子标识